昨日,吴家新老人和夫人一起进行太极拳对打。本报记者 倪娜 摄
本报讯(记者 王晴)“制肘、打腹、穿心、推掌、击头……”昨日,江岸区武协举办的武术交流大会上,杨式太极拳传人吴家新展示了“太极纯功”。经本报追踪报道,这套即将失传的宫廷秘籍太极拳终于引起社会各界关注,“杨氏太极”申报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。
江滩切磋武艺
上午8点半,汉口江滩风帆广场,杨氏太极传人吴家新和30位弟子已列好队形。稳稳站定双脚,身体微微前倾,双手缓慢地抬起,突然发力,衣服伴着出手发出呼呼的响声。
随着音乐慢慢响起,吴家新和弟子们将杨式太极拳的最初24式展现出来。紧接下来,吴家新的夫人刘金凤也踱步上场与丈夫“过招”。“呼”,伴着拳风,刘金凤朝丈夫胸口袭来,吴家新躲过正手,不想肩部被击中。虽然只是切磋,场外的武术爱好者也爆发出一阵掌声。
比起吴家新的杨式太极拳,其他武术爱好者的表演显得“硬”了许多。江岸区“武术散打队”20名队员,每一次出拳都发出“啪啪”的响声,跃起挥拳落地有声。“还是不能跟太极功夫比,太极讲究运气。”散打队员们下场后,有观众要求他们和太极队过招,双方都摆手笑笑表示,仅为表演不设擂台。
据了解,共有15支武术爱好队与吴家新师傅的弟子们进行了表演,参加表演的200多名队员们也在台下进行了交流。
正在申报省级“非遗”
“杨式综合老架太极拳”(原名太极纯功)是一套招招打人的宫廷式太极拳,曾经被宫里的王爷和格格们练来防身。由于宫廷拳法不得外传,这套拳法鲜为人知。后来,经过国家体委先后两次以杨氏太极的拳架为蓝本,改编了简化的太极拳推广,因此,真正的杨氏综合老架108式太极拳险些失传。(本报2007年11月曾连续报道)
为了将这套拳法传下去,杨氏太极传人吴家新师傅做了大量的收集材料工作,经本报报道后,社会各界开始关注这套“太极纯功”。终于,在武汉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和公示中,“杨式综合老架太极拳”榜上有名。从此,该套拳法有了官方的保护,吴家新师傅也终于了却了一桩心事。
“现在弟子人数慢慢增多,我的书和光碟也都出版了。”吴家新介绍,经过亲友的筹资,他撰写的介绍该拳法的书和教学光碟已经出版,不少武术爱好者已经购买收藏和研究。据介绍,江岸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也有意从中学中挑选人才开办学习班。
目前,“太极纯功”正在申报省级“非遗”。江岸区武协会长刘申海介绍,一旦省级“非遗”申报成功,他们就将向国家级和世界级挑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