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有蚁行之感,缕见于上肢膊侧,意注某指,某指既有意气贯注,体验为酸,沉,麻,涨,热,或如电击。双掌即从掌心有外突之感,内气有烁热之意。全身上下一起合住劲,内气即回收束敛,气沉丹田。意气相投,如瓶中球内,如水如气,稍动即溢,呼之欲出。又如波涛拍岸,轻触礁石,惊涛上冲,浪花飞旋一圈。意念导向,通达四肢,已见有甩鞭摇旗之势。
最先开始的演练,我们的所谓放松,只能理解为不用劲。甚至是一点劲也不要用。请问,不用劲你能抬起手来吗?那就是,你所用的劲,能抬起手来就够了,不要再用多余的劲。
也就是,移物能用四两,就不用四两一钱。
半年招熟,也就是开始引动内气的时间。你以腰为轴,周身关节依次排开,节节贯串,慢慢直到手指。比如以拦扎衣为例,右手走上弧线向右展开,你感到已运到手指,运到尽头了,松右肩,沉右肘,坐右腕,右手手腕下塌外辗,能不能感觉到,右手小指外侧,一种气血冲足的感觉?手心向内轻轻旋转,这种感觉是不是能依次运行到无名指,中指,等等。
右手向右运行的同时,左手走下弧线对称拉开,运行到身体左侧,扎在腰间,母指在后,其余四指在前,虚虚拢住,不可犯硬,犯硬运转不灵。右手向右展开,眼随手运,运到尽头,面向前方。松开左胯,调正身体,气沉丹田。气沉丹田,以沉到脚底为妙。
这时你以心行气,意念贯彻到脚底;重心偏右,右脚大母脚指扣一下地,令涌泉穴空虚,此即实中有虚。借地下反弹之力,接下势。手上运足,脚下沉透,这叫一气贯串。或一气贯通。此时用于场上交手,佐以机巧,已见奇妙而暗自感叹。然而毕竟僵硬有余而灵巧不足,称作散手虽能克敌制胜,而顶抗匾丢等随之出现。有时虽然勉强放出对方,而自己也因太过重心不稳,后劲不接,,且多是蛮力,不是太极拳修练来的纯刚的功力。一句话说到底,功力不深,内劲不足。
大约一到三年,你已能将意气沉到腰间。随之你太极拳运行有了规律,或者说劲已走顺了,可以感觉到随着抬脚落步,两腰之间在上下抽换,腹内有一团和气,在动荡,在悠游,-------
这时,你可以感到轻轻抬起的胳膊,沉甸甸似灌注水银,但外观却轻灵饱满。如果推手,对方感觉直如泰山压顶,摇摇欲坠。
因人而异----也许要5,6年时间,已沉到脚底了,按玄虚的话说天的贯通了,你能把内气转动起来了。这叫转丹田,或丹田内转,或丹田潜转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