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97年我在海边工作过半年。每当我站在海边练拳练发力时,一面倾听海涛拍击堤岸的节奏声和观望大海的壮观景象,一面回忆着陈老师带领我们练发力的情景。涛声拍打堤岸一次,我也随之发力一次,不知不觉中使自己完全融入了大自然之中。在这种状态中练功,效率特别高,终于使我练出了陈氏太极拳发力的特色,同时也总结出松放、松弹、松炸和松空的放松技巧。练发力有三个层次。第一层必须练好松放劲,及旋贯力即钻头劲。第二层再练松弹劲,内气充沛支撑能使发力的威力提高一个挡次。最后就是练松炸劲,务必使骨骼,肌肉松透松净。发此力全从瞬间惊炸中显现,內气外炸,此劲力神威无穷力无比,防不胜防。
7、松钻、松粘、松随、松活、松快、松灵
当与人竞技时,八门技法用起来也是变化莫测,故在掌握八门技法时还需掌握好松钻、松粘、松随、松活、松快、松灵6种基本功法,
松钻即是陈发科大师说的“钻头劲”,像机床上用麻花钻头加工零件时那样,麻花钻头一面旋转一面还要前进。习拳者也要练这种螺旋钻劲,与对方推手一搭手就用松沉的螺旋钻劲直指对方心窝,很实用,也叫旋贯劲。
如果技击时遇到对方也用此劲进攻你时,你一时难以化解的话,就要改变一下思路,即刻用另一只手(用指掌)发小劲崩开对方的进攻,这小劲敲击对方进攻手的内关穴处,这小劲宜快,宜短促地崩击一下,当发小劲的手掤开对方进攻后,立刻转为进攻,可变拳直指对方心窝,也可以顺着对方的肩、背方向走劲,变为摸脖摔,用起来得心应手,对方的钻劲进逼威慑可立刻化为乌有,效果明显(见附图(1)发小劲示意图)。
松粘就是与对方推手划圆时,用放松的粘逼劲前掤,逼迫对方的肩、肘,手难守中正。练这种劲时一定要梢节领劲,中节随,根节沉,松粘劲(即掤劲加挤劲)很实用很轻灵。梢节做螺旋圆周运动时,一定把劲领好,弧要划圆,中节随要随的灵,随的协调宜灵、快、活,一气呵成。
松随就是推手中的沾粘连随的随,粘要粘的如胶似漆不易离开,随要随的不即不离,恰如其分。随慢了就丢劲,随快了则顶劲,松随也同时检验着松柔的水平,柔得好才能随的好。
松粘,松随过程中,一定要结合活、快、灵,使之相辅相成,相得益彰。
1.立身中正
盘拳及推手中身形的第一要点就是务必身法中正,不偏不倚,使身体的各部位都不散漫失中。能支撑八面舒展大方,和顺圆活。立身中正指自头顶百会穴至躯干下端会阴形成上下一条线,不能有前俯、后仰、左歪、右斜的缺陷,不然会造成重心失衡。套路中的斜行一势,身法歪斜的幅度很大,这种斜是中正之偏不是病。
学拳时老师常说内三合、外三合。就是把手、足、肘、膝的劲与肩、胯的劲相合,并不是仅限于生理位置在平面上相对应、相合,它是强调各个部位相辅相系,相互照应,协调相随。
立身中正必须有虚领顶劲、松肩沉肘、含胸圆背、长强穴微向后松膨、开胯园裆等元素支撑,不是孤立的。只有身法中正,脊柱才能形成强有力的支柱作用。核心不散,久而久之浑身才能合下千钧力,炼就混元劲。若不能立身中正,就谈不上练功,只不过是运动运动而已。为什么特别强调立身中正问题,就是为了确保以下丹田为核心的运动体系的正常运行。有了这种拳风的养成,才能在任何困难条件下,确保气足劲整、运动自如,推手、技击时也不会轻易就处于被动或下风状态。
总之,让身体始终保持着“立身中正”姿势和状态,才能使各个部位都处于阴阳平衡的和谐状态,有利于养生。才能使各种机能都处于可防可打的战备状态。有利于技击。
2.运动中领、随、催的关系
前面谈放松问题时,已谈到一些手、脚、身动作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,要意动气随、气催形达。讲得不细腻,比较原则和概括,不太好操作。陈长兴前辈在“十大要论”的明“三节”中,有一段细腻的叙述:“气之发动要从梢节起、中节随、根节催之而已”。“以腿言之,胯为根节,膝为中节,足为梢节;以臂言之,膊为根节,肘为中节,手为梢节;以手言之,腕为根节,掌为中节,指为梢节”, 这样她二者结合起来,理论上就完整了。上中下三节怎么运动就很明确了,也便于在练拳时检验。当体悟中节随根节催时必须同时有一个松沉在里边,离开了松沉劲就会浮漂。
人的手臂做螺旋圆周运动时,要以指尖依次递进替换领着劲划圆弧,它引领圆的走向。沉肘相随,肩部既要松活,还要催促手臂完成螺旋圆周运动。各负其责,不可错乱(千万不要用肩劲划圆)。脚运动时也要如此,大脚趾应先有上领提起的意念和动作,膝部随动而不要挂力(紧跟就行),胯根既要松又要催,这样的运动才不会有拙力,轻灵圆活。
手指部分也有三节之分。第一节指尖要起领劲作用,第二节指骨节要随着指尖而动,第三节指根,它要松沉而催促。这样依次的领、随、催,指关节就容易松开了。
明三节,主要了解运动时领、随、催三者的关系,把领劲、随劲、催劲形成一个劲。当内气催促形体开始运动时,都要先从两头的梢节(手指头、脚趾头)领起,骨节与骨节之间形成松展、松开、对拉之势,去完成形体动作上的变化,在练拳过程须细细品味,默默对照。能做到梢节领起的螺旋劲是什么感觉,没有梢节领的螺旋圆周运动又是什么感受,像这样带着问题去研究拳术,并在推手中去体悟,肯定会有收获的。
3.关于螺旋缠丝劲
(1)以脊柱为轴心和以腰为轴进行的螺旋缠绕运动,完全是两个不同质量的螺旋劲。以腰为轴者多数是用第十二脊椎那一节为轴(即束腰带的那部位),它的转动是平面的转动,这样走出来的劲不整,且不能耐久。请拳友们再仔细地把我师父的拳架多看看,细品品。特别关注其中腰脊旋转而身法正的这一细节,陈老师教我们练拳用的是以脊柱为轴心的螺旋劲,在前面讲松旋时已经阐述了一部分。脊柱像根螺杆那样自然竖立,进行左右的螺旋转动,促使每个脊椎骨松开,内气进入关节腔内。它既可滋润肌肤百骸,又能传递能量,由内而外地充分松放,甚至发惊炸劲。提“以脊柱为轴心”进行螺旋转动,比腰脊为轴更为确切。
如果讲腰,就该和肾联系起来。内气由腰肾而出,周流全身后,再回归到肾。腰肾是分配器,内气的60%上行经肩、肘、手直达指梢,40%的气下行经胯、膝、踝、直达涌泉穴,内气继续松沉下去,地面对脚掌产生了反作用力(并非单纯由脚蹬地产生的反作用力),这两个劲(松沉劲与反作用力)必然合二为一(以下沉为主)。因此,才有人总结出“起于脚跟,主宰于腰,形于手指”的内劲走向的粗略路线图。
陈老师在书中描述“单鞭”一式的精彩妙用:“单鞭一式最为雄,一字长蛇画西东……,若问此式玄妙处,去寻脊背骨节中”。到脊背骨节中去寻找什么呢?应理解为内气在脊柱骨节中松旋后,由内往外开、掤膨、展、炸。单鞭这势变化甚多,有擒拿反擒拿,肩、肘、手以及脚在防御或进攻都能用上。能攻能守,全靠脊背运化,全凭螺旋圆周运动的一阴一阳起作用。定势时外形酷似一根鞭。故赞其雄姿,关键之处还是脊柱中的螺旋劲。
关于以腰脊为轴,带动两臂旋转。认为这里没有交待完整,应做以下补充:以腰脊为轴的螺旋沉劲贯于两手、两肘、两臂,转动腰脊,内气贯足,并用内气外催,加上腰脊与两臂互为动能因加速度而产生惯性故为旋贯力。
如果讲拳时用腰脊带动两臂运动那就会误解成腰脊用劲,腰脊一用劲腰也会随之用劲,松腰脊就成为一句空话,这样腰脊腰背仍缺乏完整的松透劲,腰背腰脊仍会有僵硬劲。因此“以身领手”或“以腰带动手、脚”的提法不完整不确切。
在练拳时,动势走螺旋缠丝的时候以手领肘,以肘领肩也就是领劲占主要地位。当每做完一个动作,快要定式时必须以内气催外形直至梢节,这时气就占主要地位了。梢节领与内气催相辅相成(仅是谁在什么时候占主流或辅助而已)。梢节领劲中节向梢节随动,这时的根节产生一种往外往梢节催的劲,依次递随跟上向外划弧松展,才叫开,那么合就是前边讲的气往内往下沉,螺旋缠丝劲往里捲曲。
(2)陈氏太极拳的发力也是螺旋劲,她发力的大小可用物理学中牛顿第二定律公式计算引证。牛顿认为力的大小,与物体的质量、加速度成正比(F=Kma,F为力的大小,K为系数,m为质量,a为加速度)。人的质量不同,其发出的力就不一样。譬如大人比小孩的质量大,因而大人发的力肯定要比小孩大;肌肉丰满的人比瘦弱的人的质量要大,故肌肉丰满的人发力就必然大些。如果按同一个人而论,其质量、常数都是不变的因素,可变因素就只有加速度了,加速度(a)越大,发的力也越大。
陈氏太极拳发力讲究加速度(不是匀速)。发力靠脊柱左右松旋提升加速度;靠松钻、松放的内劲提高加速度。当用拳击打对方快要到着力点时,才收紧手臂拳顶的肌肉,用松炸劲进行攻击,挨到着力点后继续用钻头劲(螺旋劲)拧转一下,它可使作用时间延长,做功增大,效率也就更高。因此,陈氏太极拳发力是很科学的。有些资料强调发力是“力由脊发”或“气贴背”,这仅仅叙述了在发力过程中的一个环节,不能算作精辟完美之语。
提气贴背是有道理的。发力时,中丹田应松展(不能憋闷),能松展就会有“气贴背”的感觉。这是内气运行过程的反映,气贴背后内劲才能有力地传递到拳顶,才能发松放劲。发劲的加速度过程,肘、肩、背、腰、胯、腿需要松串、松活才能发松放劲,只有把力全部传送到对方的着力点上才能造成威胁,不致闷在自己身上。
陈正雷老师讲发力:内气外炸,松放的快速旋惯力。用这种发力方法,我曾带领学生连续打一百个发力,气不喘,力不竭,每个劲发得都很整。而且快、猛、沉、刚,声如远处的闷雷,犹如雄狮抖毛,其成功的关键就是要掌握以脊柱为轴心的螺旋劲,学会了内气收敛入骨,才有松放、松炸的技巧。一定要体会到松串通透劲的韵味。
(3)螺旋缠丝劲的内缠外绕变化莫测。有时当自己已处于很被动的局面,只要胸腹腰稍加调整,就能立即转危为安,反可使对方变为被动挨打局面。要想掌握螺旋劲,其关键一点就是把缠绕过程中的圆心、圆心角、角速度、圆的半径以及圆心角所夹的弧长都要搞得清清楚楚,才能使引化制敌得心应手。如果不懂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,不按螺旋缠转的原理去练,那是很难掌握螺旋缠丝劲的。例如掤捋手,自己的两只手缠住对方左臂下捋时,其圆心在下丹田,自己两只手与下丹田间有个夹角——圆心角,下丹田至两手的直线距离是半径,下捋时的速度即角速度,通过脊柱轴心的松旋,加上两腿虚实转换和裆劲的辅助,可将对方捋出跌倒。从接手开始到对方跌出,所走的弧线就是以丹田为圆心所划的圆周上的弧长,这种掤捋手的特点是半径大、圆心角大、圆心角所走的弧长是由小变大。
假如对方乘我捋劲而顺势变挤劲时,己方已知下捋失败,也应立即变招,乘对方变挤劲略有抬肘之际,用肘尖或手腕为圆心,向对方肘部发捋挒劲。这时的一只手向内旋,另一只手向肘部挤击,两只手两股劲要反方向错开。像拧毛巾那样,一挒就中,捋挒劲的特点为半径小(小臂或手掌的长度)、圆心角小、角速度大、弧短。据此可得出这样的结论:圆心角所夹的弧长与半径有着密切关系,半径越大,弧长也越大,因而意远劲长,宜发长劲;如果半径越小,靠圆心越近的地方,角速度就越大;动幅小则弧长就短。故它动短气足、力刚,宜发短劲、寸劲。
4.解析螺旋缠丝劲的力学原理
先辈陈鑫在《陈氏太极拳图说》中提出“太极拳,缠法也”,“不明此,即不明拳”。说明太极拳的运动规律就是:“缠”。老祖宗在传拳口授时则用“缠丝劲”来阐明各个动作的总要求。“缠法”也好、“缠丝劲”也罢,都突出一个“缠”字,不过它的具体内含都不是太容易消化吸收和清晰理解。
缠丝就是将一根细细的丝往线板(或线团)上缠绕。无论前缠、后缠、左缠、右缠,虽然方位不同,但都是做圆周运动。因为缠的是丝,缠的动作必须轻灵、松柔,用力稍大一点丝就被缠断了。几百年来一直沿用缠丝劲这种比喻性的表述方法,其目的就是让习拳者在缠绕时一定要松,只有松才能灵巧,巧才能生妙。
研究螺旋缠丝劲的理论,搞懂她的工作原理,她到底可引用哪些力学原理来解惑。揭开其神秘面纱,使理论还原太极拳的神奇魅力,再促进太极拳科学发展,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