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少人以为,只要运动就对健康有利,其实这是个误区。 人缺少运动不好,但运动过量或剧烈运动也不好。必须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适量运动,尤其是中老年人。因为剧烈运动会破坏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,加速人体器官的磨损和生理功能的失调而引起疾病,最终导致过早衰老,缩短人的寿命。运动过量对身体有害,不利于健康,长期过度训练对体内各个器官都有影响,尤其是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很大。大量的研究证明,过量运动对心脏有损害,过度训练的运动员常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,如各种类型的过早搏动,心脏传导阻滞,阵发性心动过速等。过强的运动可使心脏产生病理性损害,剧烈运动甚至还可产生心脏肌纤维的断裂,造成终身残废。美国科学家曾对北欧的一些滑雪运动员进行研究,发现运动量过大,可使人体免疫力减低。在男子50公里和女子20公里的滑雪竞赛后,运动员唾液中的免疫球蛋白A的含量迅速下降。这种抗体的减少,可使滑雪运动员易患上呼吸道感染。在另一次试验中,研究人员测定了6名自行车运动员,运动2小时后,与运动前进行比较,结果表明,唾液中抗体免疫球蛋白A和免疫球蛋白M在运动后分别下降了63%和55%,而且免疫系统中一种抵抗癌细胞的天然杀伤细胞也减少了35%。剧烈运动后免疫力的降低将持续l小时,并在24小时内才能恢复运动前的水平。一些生理学家警告说,对于中、老年人更不能运动过量,过量运动使中、老年人本来已开始衰退的组织器官额外增加很大负担,无疑是火上浇油、雪上加霜。
医学专家认为,对于长年坐办公室的人和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来说,在运动方面要采用“两限一软”方式,即采取限时间、限运动量,作软运动(如徒步走和打太极拳等)为宜。长期坚持打太极拳,是中老年人最适宜的运动之一,起到活动关节、舒筋活络、调节身心的作用。
日本东京邮电医院的宫崎医生研究证明:人在刚开始运动的2分钟内,体内的能源供应可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。在刚开始运动的20秒内,体内的肌肉是靠ATP(三磷酸腺苷)及cP(磷酸肌酸)供应能量的。假如运动持续的话,体内的糖代谢活动开始启动。随着糖的分解,机体又产生一定量的ATP,以满足肌肉活动。若进一步运动,脂肪代谢的过程就开始了,用以提供能量。如要使脂肪燃烧的话,就需要多花一点时间。比起普通步行来说,跑步能使脂肪燃烧时间提前,可是机体容易产生不适感,而且在运动后可能会出现血压升高、胸闷、关节及肌肉疼痛,还容易发生心肌梗死。所以患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应控制运动量。日本专家做过一个实验,让甲组人员缓步行走60分钟,乙组人员以普通的速度走303ej-钟,让丙组人员以全力快速走15分钟,然后对三组人加以比较。他们发现,丙组运动之后血糖马上升高,但甲组和乙组运动后血糖值比较稳定。30分钟的散步和打太极拳一样都是相对安全有效的运动方式。
相对来说,年纪大的人平衡感较差。从物理学角度来看,人的大脑是通过处理多种信号来控制身体平衡的。这些所谓的平衡信号来自内耳等多个部位,也包括腿脚肌肉压力产生的可以感测的变化。随着人的衰老,机体的某些平衡信号可能变得更弱,导致老年人容易发生摇摆、跌倒。
在20世纪80年代,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,打太极拳的老年人,平衡感好,能站得更稳。从而减少意外跌跤带来的生命危险。
太极拳是一种合乎生理规律、轻松柔和的养生运动。
太极拳“其根在脚,发于腿,主宰于腰,形于手指,由脚而腿而腰,总体完整一气。”的动作,可使胃肠道加强蠕动,起着机械刺激的作用。能改善消化道的血液循环,促进消化作用,预防、治疗便秘。 |